多种补贴持续发力 加速释放内需增长潜力

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我国推出一系列政策,扩内需、促消费效应持续显现。
商务部等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政策措施更大力度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促进民生改善和消费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从消费看,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零售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服务消费潜力也在不断释放,旅游休闲、演出赛事、信息通讯等服务较为活跃。前8个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增速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
“扩内需、促消费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是经济活动的重要推动力。”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供求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持经济持续发展要促进消费需求持续扩大。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不断夯实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各地推出多种促消费政策,拉动消费持续增长。
在北京某商场一家手机店内,新款手机展示台前人头攒动。“买这部手机只花了不到十分钟,非常方便,而且价格很划算。”市民张先生拎着刚刚“以旧换新”的新手机说。
“把旧手机带过来,经过扫码、验机、换购后,新机能再减500元。”该店铺工作人员介绍,“以旧换新”补贴发放后,来店里购买手机的顾客显著增加。
在重庆某新能源汽车4S店内,顾客试驾各种车型,工作人员进行详细解说。“现在当地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很大,买这台车节省了一万多元!”市民王先生兴奋道。
据了解,当地对新能源汽车置换给予的补贴达1.5万元/辆,激发了消费者购车欲望。“有时我们一天能卖出30辆车,顾客几乎都是冲着补贴来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为了赶上市场节奏,销售团队几乎每周都要调整报价与政策讲解脚本。
扩内需促消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苏剑看来,全方位释放消费潜力,要提供更多优质消费场景和优惠政策,提高百姓消费意愿;同时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居民收入比重,促进人民增收,稳定市场信心。
扩大内需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消费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我国大量供给高质量消费场景,不断优化消费环境,从而增强人民消费意愿。
此前印发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
在山东青岛,常女士在某电商平台分期下单一台智能洗碗机。她发现,在订购付款页面,除国家补贴外,还增添了消费贴息选项。“国补优惠直接降低了价格,消费贴息让分期付款的压力也减小了。”常女士表示最近忙装修新房子,有了“国补+消费贴息”,能节省一大笔支出。
在江西南昌,某银行大厅内人潮涌动,大量居民前来咨询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有关事宜。“听说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开始实施了,贷款利息比以往更低了,我打算趁机买一台新车,可以节省不少钱。”市民柯女士介绍。
“促进消费增长,要稳定百姓信心和预期,提高百姓消费意愿,消除消费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在苏剑看来,扩内需促消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供给端不断创新,打造更多新型、优质的消费场景,满足人们消费需求;打破消费障碍,完善体制机制,确保人们消费后没有后顾之忧。
说明:
本文来自网络媒体
纠错:2438514686@qq.com